關于做好計生家庭幫扶工作的幾點思考
計生家庭幫扶是計生協會工作的重要構成之一,其目的在于造福農村計劃生育困難家庭。主要通過扶智賦能、扶貧濟困、緊急救助等形式,采取多種幫扶措施,從經濟扶助、精神慰籍、生產和生活幫扶等方面對計生困難家庭和人群給予關懷和幫助。是一項聚焦生育關懷行動,造福于計劃生育家庭的社會公益性活動。
近年來,寧德市計生協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計劃生育協會的指示精神,主動適應新形勢、新要求,以幫扶計生困難群眾為己任,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聚焦主業主責,推進協會“六項重點任務”落實,把黨和政府對群眾的關懷落到實處。
一、圍繞計生家庭,這些年我們開展了哪些幫扶項目以及取得的成效
(一)聚焦計生困難家庭發展,增強計生家庭獲得感。一是開展計生小額貸款貼息幫扶。計生小額貸款貼息幫扶工作2002年發展于寧德,當時叫二女戶小額貸款貼息幫扶,2006年全省計生小額貸款貼息現場會議在我市召開,后在全省開始推廣,19年來我市投入貼息資金近2000萬元,幫扶7000多戶次計生家庭發展生產。二是幸福工程幫扶。幸福工程在我市實施25年,資金量由最初的20萬元到如今的規模,幫扶計生貧困母親發展生產,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涌現出一些致富典型。三是開展安居幫扶。針對計生困難戶無房居住和危房問題,2012年以來我市實施省級安居補助項目,共幫扶了26戶低保、農業部門建檔立卡計生特困家庭實現安居夢。
(二)聚集關懷幫扶服務,提高計生家庭幸福指數。一是開展保障幫扶。2012年以來,根據省、寧德市計生協會的要求,我市按照“投保自愿”、建檔立卡、低保、特殊困難計生家庭優先辦理的原則,以個人出資,政府補助相結合方式開展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有效增強計生家庭抵御風險能力。二是開展助學幫扶。為解決計生困難家庭子女上學難問題,2012年以來各級計生協持續開展金秋助學幫扶工作,累計發放助學金115.5萬元,資助141名計生困難家庭子女上大學。
(三)聚集計生特殊家庭關懷,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一是開展“暖心家園”。通過購買服務與樹仁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簽訂省級“失獨家庭心理慰藉援助中心”項目采購合同,在天湖社區開展暖心活動,做好心理疏導、生活照料、精神慰藉等服務。二是落實雙保險全覆蓋。落實省計生協會與衛健委等7個部門聯合出臺的《進一步加強計生特殊家庭扶助關懷工作意見》,從2018年開始,在寧德市率先堅持由市財政出資,為計生特殊家庭免費辦理意外傷害保險和住院護理補貼保險,實現目標人群全覆蓋。
二、當前計生家庭幫扶工作中存在的困難
(一)計生小額貸款貼息幫扶項目:由于近幾年各級各部門的各類貸款貼息幫扶政策逐年增加,且具有資金量大、覆蓋面廣、幫扶渠道多、扶助力度大等優勢,同時計生小額貸款貼息幫扶還面臨貸款擔保難、貸款金額少等問題,鄉鎮對開展這項工作的積極性有所減退。
(二)安居工程項目:跟蹤服務不夠到位,體現在幫扶對象的建房標準與家庭經濟狀況承受力等方面的把關不夠。
(三)計生家庭意外傷害保險項目:一是個別地方承保對象的自愿原則沒有得到充分體現;二是承保公司的服務滿意度不高。
(四)幸福工程項目:因為幸福工程資金不需要通過金融單位,直接由鄉鎮發放、回收,所以大部分鄉鎮存在資金使用安全方面的顧慮,導致開展該項目積極不高。
三、當前幫扶工作中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思想認識上存在偏差。
隨著三孩政策的實施,有的干部甚至是領導干部對“如何看待計劃生育”問題,思想模糊;有的認為計劃生育不用搞了,計生協會可有可無;對計生協會工作的重視程度明顯弱化;一些從事計劃生育和計生協會工作的同志在信心上產生了動搖。
(二)擔當作為勁頭有所減弱。
近年來一些地方在項目資金使用上出了一些事情,個別鄉鎮協會干部出現了怕出錯、怕擔責的思想情緒,偏面認為多做多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對項目工作的積極性不高,存在“不敢為”現象;還有些干部存在“不想為”的問題。由于計劃生育工作不再列入考核,造成一些地方對計生協會的工作重視不夠,認為干好干壞一個樣,存在得過且過的思想,特別在幸福工程資金使用上,甚至個別鄉鎮反映本鄉鎮沒有符合的幫扶對象,能不能不做。
(三)服務能力有待提高。
目前計生協會生育關懷和家庭幫扶項目多達10個以上,但協會隊伍年齡偏大,總體素質跟不上形勢發展。特別是鄉鎮協會“一線指揮部”作用發揮不明顯,人少事多,隊伍也不夠穩定。造成項目效果不夠明顯,不能很好地滿足群眾的需求,工作提質擴面難度較大。
四、如何適應新形勢、新需求,做好計生家庭幫扶工作
隨著三孩政策的實施,計生協會作為黨的群團組織,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和改革挑戰。
(一)充分認識《決定》重大意義。新時代意味著新起點新要求,新時代呼喚著新氣象新作為。2021年6月26日《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指出,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并取消社會撫養費等制約措施、清理和廢止相關處罰規定,配套實施積極生育支持措施。
人口問題始終是影響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和戰略性問題。一是要加強基層能力建設,加強調查研究,解決群眾“不愿生、不敢生、生不出、生不好”問題,為黨和政府以及有關部門進一步完善配套措施提供決策依據,幫助群眾提高生育意愿,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二是做好政策解讀宣傳。應用互聯網宣傳陣地,開展《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優化生育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的決定》政策解讀和宣傳,發揮好群團組織網絡優勢,深入基層宣講,動員提倡適齡婚育、優生優育。
(二)優化幫扶項目服務質量和效益。計生家庭幫扶項目都是一項項“精細活”,每一個項目最后都要落實到戶到人,社會影響大,關系到計生群眾的切身利益,來不得半點的糊涂。一是幫扶對象底子要清。要深入鄉村、了解民情、掌握民意,要充分發揮協會小組長優勢,延長工作“手臂”,對于真正需要幫扶的對象力爭不拉下一個,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二是項目運作要實。要立足“黨政所急、群眾所需、協會所能”的定位,把實效性放在開展項目工作的首位,盡力而為抓好點,量力而行擴大面,使有限的資源發揮最大作用,使計生家庭項目既能扎實有效開展又能深入持久地堅持。三是項目管理要精。每個從事計生協會工作的同志,要用好、熟悉《項目服務流程》,把好每個環節,規范每個流程,確保做一個項目成一個項目,幫扶一戶脫貧一戶。同時,要確保項目檔案資料完整,管理規范。
(三)加強隊伍能力建設。俗話說,軟肩膀挑不起硬擔子。各級協會要加強業務知識的鉆研,成為工作的行家里手,著力聯系服務計生群眾的本領。要結合協會改革發展,加強協會組織網底建設,優化小組長隊伍。要加強與衛健、教育、醫療等部門協調配合,借助他們的人才資源,建好志愿者隊伍,讓更多的計生家庭受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