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新時代城市管理工作的根本遵循與時代機遇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城市工作,先后發表一系列重要論述,使我們黨對城市工作規律的認識達到了新的歷史高度。這些論術深刻闡明了為什么要城市管理、城市管理是什么、怎么樣城市管理的根本問題,為城市管理工作發展開辟了前所未有的光明前景。做好新時代城市管理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全面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重要論述為科學指南,奮力開創新時代城市管理事業發展新局面。
一、深刻認識做好新時代城市管理的重大意義,進一步強化使命擔當
1.城市管理是新時期國家治理的重要課題。自有城市出現以來,就有“城市管理”者。我們黨一貫高度重視城市工作,新中國成立后,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務是環境衛生和社會治安等。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各地開始組建專門的城市管理隊伍。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將城市工作擺在了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城市開始轉向追求人文、宜居、包容和可持續等目標,城市管理面臨更加繁雜而艱巨的任務。2015年12月,《關于深入推進城市執法體制改革改進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導意見》發布,第一次用中共中央和國務院的文件形式規劃了城管執法的未來發展方向,提出“推動城市管理走向城市治理”的主張。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會議召開,從六個方面提出了城市工作的指導思想。探索新的城市管理模式,避免城市病和各種危機,保持城市經濟社會協調發展,已成為我國城市治理面臨的重大課題。
2.城市管理在城市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城市的日益繁復與發展推動了城市工作的專業化分工,如果說城市規劃是城市發展的龍頭,城市建設是城市形象的塑造者,那么城市管理就是城市形象的美容師和維持者。城市的競爭力、活力、魅力,離不開高水平管理。改進城市管理工作,是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內在要求,是提高政府治理能力的重要舉措,是增進民生福祉的現實需要。
二、牢牢把握做好新時代城市管理的基本要求,進一步強化政治本色
1.黨的全面領導是城市管理的根本保證。抓好城市管理這項工作,必須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堅持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把黨的領導落實到城市管理各領域各方面各環節,建立健全黨委統一領導、黨政齊抓共管、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同時,要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形成頂層設計和基層探索良性互動格局。
2.以人民為中心是城市管理的根本立場。城市管理的核心是人,為人民群眾提供精細的城市管理和良好的公共服務,是城市工作的重頭。城市管理的目標是人民滿意,努力創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良好環境,讓人民群眾在城市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是城市管理和服務的重要標尺。
3.貫徹新發展理念是城市管理的根本遵循。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一系列關于城市工作的重要論述,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包括界定城市工作地位的“舉足輕重論”、作為工作主線的“人民中心論”、科學認識城市本質的“生命有機論”、做好城市工作所必需堅持的“尊重規律論”、強化規劃前瞻性和嚴肅性的“規劃引領論”、拓展城市工作視野的“區域協同論”、保護自然本底的“生態優先論”、研判未來發展趨勢的“聰明智慧論”、夯實治理基礎的“精細管理論”等等,形成了體系完整、內涵豐富、重點突出、指導性強的城市工作綱領性思路,為城市管理高質量發展提供了管全局、管根本、管長遠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
4.改革創新是城市管理的根本動力。城市管理中的一些問題,主要原因在于體制機制不順,多龍治水,造成一些亂象。新時代新征程上,唯有堅定不移推進改革創新,聚焦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持續增強發展動力和活力,不斷提升城市管理水平。
三、堅決落實做好新時代城市管理的主要任務,進一步強化履職能力
1.聚焦能力提升。隨著城市快速擴展和人口越來越多,城市管理難度越來越大,但不少干部的思想觀念和知識結構主要還停留在過去的經驗上,不適應城市發展要求。解決好干部素質提升的問題,是城市管理的先導性工程,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2.聚焦綠色低碳。城市是人口最密集、污染排放最集中的地方。建設人、城市、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必須把保護城市生態環境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城市管理一頭連著人民生活品質,一頭連著生態環境,必須采取積極措施來減污降碳、改善環境質量、保護生態系統,助力城市生態環境管理由末端治理向源頭防范轉型。要加強城市環境保護,持續深入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加快推進原生生活垃圾“零”填埋,加強垃圾分類處置與建筑垃圾處理,探索垃圾資源化利用,引導市民踐行綠色生活方式,推動生活垃圾分類成為新時尚。要推動能源低碳高效利用,促進環衛清潔、園林灌溉、夜景照明等領域清潔低碳轉型。要修護城市生態空間,建設管理好城市綠化,打造口袋公園、街心綠地、濕地和郊野公園,讓老百姓有更多休閑、健身、娛樂的地方,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
3.聚焦依法行政。改進城市管理關鍵是善于運用法治思維方式解決城市治理頑癥難題,努力構建城市綜合管理法治化新格局。需要加強城市管理執法工作,完善配套法規和規章,規范城市管理權利和責任,明晰執法范圍、程序等內容,克服執法行為粗放和服務意識淡薄等問題。需要改革城市管理體制,理順各部門職責分工,優化行政資源配置,實現機構綜合設置,推動更多事務權限下放基層。通過法律法規、行政制度、標準規范完善,為生產、生活、生態等活動提供公共服務產品,激發社會活力,增加和諧互助正能量。
四、扎實沿著做好新時代城市管理工作的前進方向,進一步強化精細管理
1.推進精細管理。城市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既有跨部門、跨層級和跨區域而產生的綜合性工作,又有瑣碎細小而被忽視的問題。囿于某一部門的“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并不能真正解決問題。城市政府應重塑價值觀,堅持精細化管理理念,在體系上實現創新突破,提出一整套頂層設計清晰、行動路線明確、先進技術賦能的總體方案,完成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的轉變。
2.推進智慧高效。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讓城市變得更智慧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內涵和牽引力量。運用前沿信息技術推動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創新,讓城市更聰明、更智慧。
3.推進共管共享。城市管理的主體是人民群眾,要發揮人民群眾的主體作用,鼓勵社會各方面通過各種方式參與城市管理。調動政府、社會、市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集聚促進城市發展的正能量,真正實現共治共管、共建共享的“大城眾管”目標。
城市管理因民而立、因城而興、因黨而強,要在歷史維度中把握城市管理基本發展脈絡,審視時代使命與奮斗前景。城市管理事業空間廣闊、大有可為,新時代新征程城市管理人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要更加自覺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城市工作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努力更新領導能力素質結構和水平,深刻洞察城市發展變化、人民需求與未來趨勢變遷,適應劇烈變化的當下與未來,在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開拓城市管理新境界。

